马思聪-尊龙凯时人生就得博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5-28

海丰地灵人杰,近代以来社会各界名人辈出,马思聪、杨成志、钟敬文是文化界的佼佼者,合称为“三杰”,很为当地人景仰。……

马思聪_马思聪先生简介原创

 

海丰地灵人杰,近代以来社会各界名人辈出,马思聪、杨成志、钟敬文是文化界的佼佼者,合称为“三杰”,很为当地人景仰——刘昭瑞(中山大学教授)马思聪、杨成志、钟敬文三位从海丰大地走出的,并且在中国学界、文艺界的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代巨匠,不仅是海丰人家人民的骄傲,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乡青年拼搏奋斗,也在各自的学术专业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

以马思聪、杨成志、钟敬文为代表的这一代海丰文化翘楚,他们从海丰出发,走向世界,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海丰三杰 人物简介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马思聪

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马思聪马思聪,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2年5月7日,马思聪出生在广东海丰县幼石街上的一户书香门第里,小名艾马思聪的父亲马育杭同广东的风云人物陈炯明是总角之交,后来当上了广东省的财政厅长,这才得以维持9个儿女的一大家的生活。

马思聪的父母都不懂音乐,但广东海丰的戏剧之乡所独有的地方戏剧白字戏音乐深深地影响着童年的马思聪马思聪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抗战爆发后在中山大学任教四十年代在重庆桂林等地为抗战作演奏工作建国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

代表作有《摇篮曲》《绥远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4月,在香港地下党的精心安排下,马思聪和一百多位知名爱国人士,从香港经烟台抵达北平7月,马思聪被选为全国音协副主席9月,作为全国文联代表,马思聪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0月1日,出席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马思聪谱就《欢喜组曲》

不久,周恩来约见马思聪,问道:如何在一片废墟上发展新中国的音乐事业?马思聪提出“人才第一”的观点,培养新中国的音乐人才,首先要办学校周恩来应声说道:正在考虑建立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拟请马思聪先生出任院长。

1949年12月18日,马思聪随周恩来出访苏联归来,即被政务院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时年37岁新中国成立后,马思聪是中南海常客国家领导人宴请国宾,常请马思聪即席演奏一次,周恩来把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拉到马思聪身边,打趣道:陈老总,我们三个人都是法国留学生,人家马思聪就学到了东西,而我们俩就没学到。

意气风发的年代,意气风发的马思聪,为中央音乐学院校报题词:诚心诚意做一条孺子的好牛中国文化人类学领域开创者——杨成志

中国文化人类学领域开创者——杨成志杨成志(1902一1991),原名浩,字有竞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1902年5月1日生于广东海丰县汕尾镇盐町头村广东海丰人19岁考入海丰中学1920考入英国教会办的佛山华英中学。

1923年春,直接升入美国教会私立岭南大学文科历史系,边读书边在附中兼课1925年在何香凝任所长的“妇女讲习所”讲授新闻学1927年岭南大学毕业后到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工作,并与何思敬、崔载阳、庄泽宣、钟敬文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俗学会”。

1927年毕业,任国立中山大学助教1928年赴滇川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同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人类学院1933年获民族学博士学位1934年赴伦敦参加国际人类学民族科学大会次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主编《民俗季刊》和《民族学刊》。

1944年赴美国考察印第安人保留区1949年任职于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参与编制《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图》、《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简表》等1951年,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著有《民俗学问题格》、《云南民族调查报告》等,辑有《人类科学论集》、《杨成志民族博物馆学论文集》、《杨成志民俗学评述与研究》等。

杨成志先生的学术特点,首先是民俗学、民族学和人类学三者相结合正如他在《我走过的路》这首自述诗中所说的:“民俗民族人类学,三业互通相辅而成,”这三门学科研究对象相连,考察角度相近,研究方法相似,将它们“互相关联渗透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比分开单科探讨深入得多。

杨先生最先涉足于民俗学其后,在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中,开始接触民族学两度留学海外,又促使他挺身于更为广阔的人类学领域主攻学科的先后经历与自述诗中的排列顺序,当非巧合每一次接受新理论、新方法,他都把前一主攻学科内容纳入其中做综合研究。

这样,视野的开阔与角度的更新,使得他的研究面扩展了,深度增加了,触类旁通,相得益彰,互为关联,相辅相成我们从前述简介中可窥一斑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钟敬文(1903年3月20日-2002年1月10日),原名钟谭宗钟敬文先生是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等职。

钟敬文先生是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平东镇山下村人,出生于公平鱼街,客家人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中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曾就读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

1922年至1926年,钟敬文在家乡广东海丰县公平镇小学任教,采集了大量歌谣文本,包括客家山歌、海边的咸水歌等,掀开了其民间文艺研究的序幕1927年秋,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与顾颉刚等人组织了民俗学会,编辑了《民间文艺》《民俗》及民俗学丛书,同时写作散文与新诗,出版了散文集和民间文艺论集。

先在家乡小学教书时,就酷爱民间文学,开始搜集、整理民间传说等后到广州岭南大学半工半读,就着手整理了《粤风》专集

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文学系教授,被选为中国文学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这一期间,他写了一大批学术论文和写了纪念彭湃、冼星海、郁达夫、朱自清的文章,出版了新诗集《未来的春》,还主编了《方言文学》文集钟敬文先生1949年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文代会。

当选为全国文联候补委员,文学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不久就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教授、副教务长、科研室主任,并兼任北京辅仁大学教授他一如既往致力民间文学的研究和文学创作,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会长。

他深入生活,涉足兄弟民族地区,写了《西北纪游诗抄》《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民谣中所表现的有觉意识》和有关鲁迅研究等一批学术论文,还有《一声春雷》《碧云寺秋色》等散文20多篇,撰写了《近代民间文学史略》,翻译了日本学者增田涉《鲁迅的印象》一书。

他在民俗和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独有建树,成为我国提倡用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的观点来研究民间文学的首批学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打出民俗学大旗的学者之一,是第一次提出中国文字“三大干流”的概念,较早地把民俗学现象看成一个由物质文化、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组成的整体的学者,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善于进行理论构架的人。

2002年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