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个人自述范文(个人自述范文2000字) -尊龙凯时人生就得博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2-23
每个人的20~30岁都是不一样的,不知道怎么去评判是否好与坏,但还是写下来这些文字。你好,我叫胡先务,好记不好记都是这个名字,百度也能搜到我。……
每个人的20~30岁都是不一样的,不知道怎么去评判是否好与坏,但还是写下来这些文字你好,我叫胡先务,好记不好记都是这个名字,百度也能搜到我平时喜欢思考问题,定期复盘个人成长这篇文章的出现算是对自己过往成长经历的一次回顾。
不知不觉走完了自己人生的前三十年我们难得能来世间走一趟,其实并没有几个30年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我们要花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在前三十年中,20~30岁算是黄金十年不知道现在的你处在人生哪个阶段,每天会关心着什么,念着什么。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成长道路上伴随的都是酸甜苦辣,你我都会在种种经历中体会着它的百般滋味作为一名普通人,看着自己刚刚走完的30年人生,不免有些感慨抽空做了梳理和思考,整理成这篇文章分享给正在阅读的你一、成长路径s曲线图
成长这个话题太大,拆解出来可以包括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两个部分“穷尽一生,我们追求的是富足而愉悦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工作”朋友的这句话,印象深刻人生规划大于职业规划,我是认同的不求大富大贵,重在活的自在一点、开心一点。
电影《教父》那一句台词,“在一秒钟内看透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过去十年,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做的还不够好结合自身成长学习经历,绘制出一条成长路径s曲线图方便直观理解,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去表达,期待共同学习和探索。
这张s曲线图的出现,也是基于个人在成长道路上认知的不断迭代和升级的结果尝试着去挖掘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更多的是在站在事物本质角度去窥探一二,八个字总结:发现、联系、归纳、重构当然这些思考受制于个人的思维认知,有很多局限性。
所有的背景元素都是仅仅从个人成长经历去出发的,我也没有资格去评判任何个体的成长以下寥寥数百字的内容尝试把这套逻辑讲的明白些1、发现无论我们是出生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市,我们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人和事,保持对周边环境的一份好奇心,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其中的不同。
“发现”本身也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每个人眼中的世界也是各异的对于生活、工作用心去观察,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动态的当我们尝试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总能看到很多不曾发现的另一面不同阶段我们对一件事情的体会也是不同的。
18岁的时候,最开心的是夏天有瓶冰爽雪碧可以畅饮;28岁的时候,有个知心朋友聊天吃饭就很开心不管怎样,对于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承认自己的不自知,空杯心态看待周边事物“发现”这个动作仅仅是第一步,还需要后续不断的去打磨,去窥探事物表象背后的深层逻辑。
2、联系作为一名文科生,“联系”这个词会让我联想到很多哲学知识高中时期,班主任主讲政治和哲学,也是受到这块影响比较大哲学里面会涉及到很多关于“关系”的篇幅,比如因果关系、对立关系等我们通过“发现”会找到很多“关系”,在分析这些“关系”的时候,可以尝试在各个环节当中找到一定的“联系”。
“个性大于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句话表达的是哲学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在后期的工作、生活中也帮助我理解了很多问题比如从事数字营销工作,经常会用到漏斗分析、归因分析这些方法,过程是从广告曝光到用户成交的流程当中去分析,类似用户搜索、广告展示、用户点击、浏览、咨询到最后的成交过程。
我们会通过数据去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哪些数据属于正常范畴,哪些环节可能存在异常等通过数据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的思考去解决问题在思考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会暂时很难理解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可以尝试站在问题的另一面进行思考。
如果我是原点“0”,问题摆在“1”的位置,暂时我不知道怎么去跟“1”建立联系,我会去思考“-1”是什么尝试多种思考方式,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学会使用“联系”的视角看待问题,可以更加多维度的洞察周遭3、归纳。
归纳是不断的发现跟总结,找到普遍性规律的过程。定期的工作复盘,成长反思。不断修正自我,反省自我。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传记当中讲述了他关于“归纳”的方法:记日记。
当然每个人的习惯各不相同,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工具越来越多样,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多殊途同归,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好的而在另一本西方书籍《金字塔原理》当中也是提到了2种推理方法: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形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归纳推理强调先定义一个中心思想,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分析多个相互独立的方面我更习惯的推理方式是归纳,所以这部分内容定位为“归纳”了归纳的目的其实很简单:让自己变的更好一点,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学习实践过程中间,可以同步结合多种方法共同使用去不断复盘思考。
周期可长可短,时间维度可周度/月度/季度/年度,重在点滴实践和坚持4、重构另一个哲学观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质变在成长的过程中间,你有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让你重新认识自己“重构”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一次蜕变,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是认识更加真实的自己。
对于工作中的项目来说,可能是迎来新的破局点,带来后续的爆发式增长当然能够到“重构”这个阶段,必然是经历了发现、联系、归纳前三个步骤没有前期的沉淀和积累也到不了最后这个拐点就像混沌大学经常提到的“第一曲线”、“第二曲线”概念,把这些方法用到实际工作、生活当中,切实去实践和体会。
“重构”在这里我的一种理解是进入第二阶段的起点,即第二阶段“发现”的原点“发现、联系、归纳、重构”理想状态是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只有不断打破原有状态,才有可能往上走理想状态下,每个人的成长应该是持续精进,不断往上走的。
二、20~30岁成长轨迹人生前三十年,有一半的时光是在农村度过目前已存的关于故乡的照片不多,仅仅这么几张零散的旧照记得还是初中时候从别人手上获取的,至今一直保留在qq空间不知道在你的成长记忆当中,有没有让你难以忘却的画面。
山里的世界是简单快乐的。时而想起来,总是有很多回味悠长的画面历历在目。感谢这段无忧无虑的岁月,给予了自己大山一样的性格,还有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
小时候坐在老房子的台阶上,看着远处的大山,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山的另一边是哪儿。
后来带着这个疑问离开故乡,踏上去往远方的列车,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学习成长之旅1、破壳期(2009年-2013年)当年那个20岁不到的愣头青,执意选择了自己什么也不懂的商科放弃了父母老师都非常看好的师范专业,这么看来也算是弃文从商。
在省城读书的4年,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进入了城市生活圈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大学期间感触最深的,结交了很多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对我个人后期工作和学习也带来了不少的帮助曾经火热的职场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算是大学期间的最爱。
10号哨位的英俊大叔,每次他的出场伴随的都是妙语连珠,口吐莲花杨石头老师的那句口头禅:成功不过垫脚石,失败只是磨刀石诙谐幽默的语言又不乏严谨,他是营销领域的前辈,后来去上海第一年参加线下分享会,见到他本人,留影合照也是把我激动的不行。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告别象牙塔的生活,大家都做了各自想要的选择,自然几年后的模样是不同的2、迷茫期(2013年-2015年)既然选择远方,就坚定不移大学毕业,班长问了句,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脱口而出,从事营销工作,准备花5年时间把线上线下都学习一遍。
其实一直到今天,我还没有明白营销到底是什么,但总是对这件事情特别痴迷年少总是有些轻狂不羁,2013年,只身一人去往杭州因为工作需要,在两年不到的时间,跑遍了浙江大部分地方,也接触到了很多浙江的风土民情与过往的生活环境差异很大,也是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2015年在温州工作的那段时间,接触到了一些线上品牌营销玩法,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但苦于对互联网营销是一窍不通,不知道怎么去做这件事情,开始在网上查询大量相关资料后来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裸辞工作,重回杭州脱产学习互联网营销知识。
当初做的这个决定是很不被家人和同事认可的,觉得这个很不靠谱,我是不是被骗去搞传销了各种怀疑的声音此起彼伏如今回过来头来看,这是我毕业之后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当时参加培训的地点是在杭州下沙大学城那边,整个寝室只有我一个人是学习互联网营销专业,其他几位要么学习java、c ,要么学习ui设计。
听说那届之后,互联网营销培训班学生都很难招齐如果没有当时的选择和坚持,其实也就不会有后来上海的成长经历2013-2015这两年,其实属于自己职业发展的前期探索阶段,对于未来其实并不清晰,满脑子只想着怎么做好营销,至于怎么做,以后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任何的概念。
但是在尝试了销售和采购工作之后,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初入社会,形单影只走在他乡的街道,夜幕来临之时万家灯火通明,伫立仰望星空孩子,长大了就是社会的3、成长期(2016年-2020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工作多年之后的我才算有点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无鸡汤,不煽情记得刚来上海,选择第一份工作也是比较慎重的当时有2个选择,一份seo工作,薪资8000;另一份sem工作,大平台,但薪资只有5000不知道你会怎么抉择,我选择了后者。
其实这是很难的,当时我每个月的学费贷款差不多要花掉2000块回过头来看,这段工作经历为日后从事互联网营销打了不错的底子当我还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做成什么的时候,多折腾多尝试,看看能不能在1~2件事情上能够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vuca时代,我们处在一个充满了不确定,快速变化的环境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多去尝试和发现,找到自身更多的可能性发掘自身天赋优势,总能找到属于自己快速成长的赛道比如拿我自己来说,从读书到工作这些年,很喜欢做笔记,业余时间总爱写点什么。
以前总是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后来尝试在互联网平台做输出其实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写过多少内容,但是获得一些认可和反馈后,对这件事变得更加上心坚持长期且有价值的事情,美好会不期而至写着写着,发现自己的圈子在慢慢扩大,认识的人开始增多,找我的人也越来越多。
开始有一些平台约课程,就这样在不断的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拿出课程这件事情来说,开始是有点懵的,几次尝试之后发现自己做的比想象中的好,得到正向反馈之后变得更加自信也在努力尝试要不要在这件事情上多花点精力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给自己设置太多条条框框,不去尝试又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好呢。
三、成长感悟时刻人生总是在经历了磨难和坎坷后,才能明白和看见自己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中说到,“人的一生,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山本耀司的采访,谈了他对“见自己”的理解从他自我的对话里,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黑泽明也在他的著作中谈到过,人是很难如实地谈论自己的人总是本能地美化自己,但我们能否跟自己,足够的坦诚,很难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下意识去逃避和遮掩,哪怕是面对自己在我的黑白世界里,长夜漫漫,独处的时候,会跟自己对话。
经历过黑暗时刻,颓废、排斥、迷失、不信任,过程中间的反思和重新认识自己直面这段已走完的30年人生,并不轻松人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际遇都是独一无二的每段成长痕迹面对的都是更加本质和深刻的自我拷问文字能承载的,终究有限,也许能给这段成长经历赋予一些画面感,穿针引线把它串联起来。
个中滋味体会,只有真实经历才能给你答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不破不立,以始为终。人生若有分场,告别我的上半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